工商注册数据下的广东多行业逆境增长经济
经济观察报记者田进年2月1日至3月20日,全国工商注册名单上,十二万多家企业消失,三十六万多家企业诞生,这是启信宝独家向经济观察报提供的数据,与年同期相较,注册、注销数量均有大幅下降,但不同地区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广东省多行业注册企业数出现逆势增长。在广东省,医药制造行业中,年注册企业数(数据统计范围内)同比上涨%,达家,其他省(市)年注册企业数均在家以下;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中,注册企业数由年的家上升至年的年,而其他省(市)年注册企业数均在家以下;金融业、教育业等行业则与其他省市一样,年注册企业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一、医药制造业相比往年,年初春,更多的医药制造企业出现在珠三角地区。数据显示,相比北京上海等地,广东医药制造企业注册数首次突破家,同比上涨%,浙江、江苏则分别同比上涨%、%。科锐国际副总裁段立新表示,当下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水平和经济活跃度非常高,与北京上海差距不大,但是此前诞生的大型医药类公司比北上、江浙要少,因此数据反映的实际上是广东的医药制造行业补短板过程,广东市场竞争程度也比较小。近几年,可以看到广东在生物医药方面的追赶脚步,如上市两年多的华大基因、上市不到一年的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广东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态势。1-2月,广东经济受疫情影响明显,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7.8%。但1-2月,医药健康等领域逆市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2月增长8.5%,1-2月,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业分别增长7.0%、7.9%、18.7%。与此同时,广东的医药制造企业中出现了更多的外资身影。年2月1日至3月20日,广东省共四家外商(含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投资的医药制造企业成立,分别为中食实业发展(广州)有限公司、广奥生物医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深圳南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赛佰澳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此前两年同时期均只有一家外商投资的医药制造企业成立。启信宝数据显示,四家外商投资的医药制造企业注册资本均在万及以上。其中,深圳南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出资人为上市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数据选取范围内,年广东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注册企业数翻了6倍多,与其他省市瞬间拉开差距。其中,广州市占据注册企业数的绝大部分,占比达89.1%。何为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向经济观察报介绍,如运输一趟货物,需要通过火车与汽车分段运输,货物从火车搬到汽车上的过程即属于多式联运。此前,因航空运输、道路运输等交通运输业都有相关的部委管辖,所以发展速度很快,但行业之间的联络做得很不够,即多式联运一直未发展起来,这也是交通运输业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广东省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的快速发展,邵钟林表示,运输行业最先是从中国东部发展起来,当下快递业务量基本占据了全国的80%,当地区运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便成为了关键,因此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开始被市场和政策重视。从政策上看,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年)》提出“多式联运提速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也提出“枢纽多式联运建设工程”等,此后,全国多个省(区、市)也陆续出台多式联运工作实施方案。三、零售、批发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十万亿,经济总量连续31年居全国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亦位列全国首位。从数据来看,广东零售业注册企业数连续两年位于2.1万以上,规模最为接近的浙江省年注册企业数也仅有1.4万余家;广东批发业注册企业数则连续三年位于1万以上,其他省市近三年均为超过。对于数据背后的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表示,需要从两方面分析来看。“一方面,对于广东而言,一直以来商贸流通比较发达,特别是作为生鲜等产品的分散中心,因此,其零售业发展程度一致领先于其他省份;另一方面,相比广州、深圳等地区,北京、上海的房租与劳动力成本很高,同时,近几年对于开设零售店,北京等一些地区的规制实际上非常严格,比如在北京,在超市里卖加工食品就需要按照餐饮业的要求去做,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零售企业在一些地区比较难以进入”,陈立平表示。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数据显示,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下滑59.6%,广东省也不例外,同比下滑了49.7%,只是,对比来看,广东省近三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注册企业数均远超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年10月11日,广州市发布《广州市加快5G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年2月22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将以琶洲为核心、以珠江为纽带、以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周边区域的试验区。系列政策之下,广州乃至广东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正在提速。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已初步形成资源富集、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供给资源体系。据《粤港澳数字湾区报告》显示,广州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等指数在珠三角九市位居首位。”“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带来新方向,助推了网络文娱、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发展。广州也能加速从’世界工厂’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粤港澳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字经济支撑。”五、教育业从数据来看,广东省和其他地区一样,教育业注册企业数在年迎来了一个小幅增长,但在年却调转向下,下降幅度近50%。爱学习副总裁温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近两年教育行业的竞争很激烈,以K12赛道为例,近年来就出现过少儿英语1对1、1对多模式之争;年的K12教育暑期大战,同样,因为行业充分竞争、百花齐放,也诞生了新的教学场景和解决方案,如双师课堂等。可以说疫情前K12行业整体处于积极向上、增长空间相对乐观的状态中。”对于年多省市新注册教育企业数大幅下滑,温鑫表示,疫情本身对K12行业带来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在2月底,爱学习和腾跃校长在线做了一份报告《K12教育培训机构疫情影响情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短期内89%的机构收到较大甚至严重影响,经营出现困难。但另一方面,72%的机构也认为,如果疫情的影响在第三季度(暑期前)减弱甚至消失,那么年全年业绩影响不会超过50%。梧桐树资本投资总监董帅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次受到疫情影响的主要是线下实体场景,包括娱乐、餐饮、消费等,线下培训只是其中一种。我看未来短期内,如果六七月份人们生活恢复正常,对教育的消费,包括家教、考前辅导会有一拨报复性的反弹。中长期来看,这次危机给用户进行了一次免费的带有强迫性质接受在线教育的机会。如果这时候有企业在产品体验、服务中做的足够好,就有可能把用户留下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lecar.com/bpgczz/229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