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没钱发几万块批发买车回本这车企竟然还
前几天,宝能汽车办了场新车品鉴会,带来了两台新车。
一台叫BAOGX5,一台叫QOROS6。
前者是宝能的新能源品牌BAO,后者是大家熟悉的观致。
对了,我还在评论区看到很多人关心“什么时候发工资”这个问题...
所以宝能经历了什么?这俩新车又是什么来头?今天就来说说它们。
宝能集团、宝能汽车BAO、观致汽车,听着够混乱的。
先来梳理下关系。
首先宝能集团并不是车企,它旗下有四个板块: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综合开发,民生服务。
而宝能汽车是属于高端制造这个板块的其一业务。
至于刚刚说到的BAO品牌,则是宝能汽车在去年发布的一个全新品牌,主打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宝能和观致什么关系?
年,宝能集团以66.3亿收购了奇瑞让出的股份,持有观致51%的股份,所以观致归宝能集团管了。
因此,现在BAO和观致两个品牌都是宝能集团的,同时BAO的品牌定位要高于观致。
值得一提的是,宝能汽车的成立时间是年,比收购观致还要早,所以宝能造车已经是早有计划了。而宝能收购长安PSA,则是年的事。
出身不是造车,后来又从多方收购参局造车的,通常被称为新势力。
不过,宝能和其他新势力又不太像。
它不像小米这些科技公司要造车、不像蔚来/小鹏这些互联网跨界造车、不像传统车企领头人再创业造车...
因为宝能既有BAO新能源品牌,也有观致这样的传统品牌,所以给人的感觉不完全是个新势力。
再看回两台新车。
BAOGX5是一款新能源SUV,风格走跨界路线,另外它还用了宝能集团的LOGO。关于车身上面有不少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估计辅助驾驶功能会比较齐全。
BAOGX5预计推出两个配置,续航里程分别是km和km,分别对应的零百加速时间为8s内和4.5s内,所以高配车型应该更有看点。
另外,新车预计今年7月份下线。
奇怪的是,似乎全网都没能找到BAOGX5车尾的图片。
对了,BAO品牌定位不仅比观致还高,它还会对标奔驰宝马级别...但宝能知道品牌力不敌豪华车企,所以曾经也说过,BAO车型的定价会低于一些豪华品牌。
于是我猜测,这款BAOGX5可能会是20-30万级别。
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件事。
现在很多车企都喜欢公开征集车名,然而宝能发布BAO品牌的时候,却是公开征集品牌Slogan...
Slogan对于一个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征集Slogan是因为连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还是想征集一个比较顺口溜的Slogan而已?这很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
同台亮相的是观致全新车型--QOROS6。
也可以叫它观致6。
QOROS6是一台轿车,它的设计和其他观致都不同,整体设计更加现代化了。
后来官方公布了官图,这是燃油版的设计。
另外还有纯电版,细节设计有不同,例如封闭式前脸等。
这年头观致6也玩起了溜背风格,我感觉比例上还是足够和谐的。尺寸部分,其长宽高分别为4//mm,轴距则是mm。
而大家关心的动力方面。
燃油版将采用1.5T+6速双离合变速箱的组合,最大马力Ps,最大扭矩N·m,0-km/h加速时间为8.5s。
纯电动版车型将提供52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和72kWh的三元锂电池两种配置,续航分别为km和km。
其实在宝能收购观致之后,就推出了一款紧凑型SUV--观致7,相信大家都都听过。
(数据来源搜狐汽车)
不过备受瞩目的观致7,后来并没能为观致或者宝能带来好的转折,它年的销量在紧凑型SUV市场里面基本属于边缘一类。
于是观致6的推出,将是观致押注未来的又一重头戏。
宝能早前就宣称,要从年开始向观致投资亿用于新车研发,预计到年推出26款新车。但,这显然是没做到。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缺钱。
(图片来自网络)
年初,宝能汽车被曝光过拖欠员工工资、公积金、社保的问题。而在7月,宝能汽车还开启了第二批裁员计划,据说汽车板块员工从人裁剩人左右。
所以每当宝能或观致有什么风吹草动,评论区都能看到与发工资有关的讨论..甚至在征集Slogan时还被调侃过:“宝,先把工资结了吧”。
关于宝能的新车,还有另一些传闻。
大概意思是说宝能陷入了资金困境,如今亮相的BAOGX5,其实是此前那台试验车GX16。当时因为欠了各种供应商的钱,所以连后续的系列测试和试验都没法做。
“BAO的首款车型只是打着宝能的旗号,实则是上海观致搞的”,这是另一个相对应的说法。
宝能究竟有多难?
宝能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在去年10月披露:宝能集团流动性资金缺口约亿元,所以正在加速处理资产。
单是汽车板块来说。
即便只是作为宝能汽车旗下的出行公司--联动云,也不得不靠着“观致车几万块一辆”的批发大甩卖来为宝能回笼资金,尽可能渡过这场旷日已久的资金危机。
所以宝能造车到底行不行?
面对造车新势力大家通常会关心同一个问题:它是不是为了“圈钱”?而宝能这样有资金等问题的,就更容易引起注意了。
如果从当前布局来看,宝能造车不像是为了“圈钱”。
首先宝能集团本身并没有上市,曾经有不少单纯为了“坑钱”的造车势力,就是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来达成目的。
为什么集团资金紧缺,还能造新车?
其实,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总部落户了广州开发区,制造、研发、运营都能在这里做。而重点是,广州开发区国企向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战略投资亿元,就是为了帮助宝能发展新能源车。
于是宝能汽车的新车亮相,被很多人认为和这笔大投资离不开关系。
对了,宝能在造车方面的资源也挺多。
刚说到宝能收购了长安PSA,其实这和收购观致的目的不同。宝能更加看重长安PSA原有的资产价值,例如在深圳拥有两个整车工厂和一个发动机厂。
除此之外,宝能集团本身的业务对汽车版块的发展也能提供帮助,比如物流业务提供仓储运输服务、南玻集团涉及汽车玻璃等。
当然,这些可以看作为宝能集团的优势,但造车行不行,最终还得看车行不行。
宝能目前是走的是“双品牌”战略。
其中对于观致品牌,宝能的计划比以前要低调很多了:未来观致汽车持续进行“油电并举”的路线,从观致7起保持每年至少推出1-2款新车的节奏。
所以观致6的推出算是把节奏带起来了。
相比之下,主打新能源市场的BAO品牌发展难度就更大,毕竟品牌知名度不高,而且首款车型还没真正推向市场。
虽然品牌是新的,但团队可以是“旧”的...
(大谷俊明)
新入局的品牌少不了“挖人”。在年,曾任东风日产前总经理、日产全球电动车/电池事业部部长等职位的大谷俊明,就加入了宝能汽车。
再看看另一些高层,包括矢岛和男(曾任日产聆风系列开发者)、岸田郁夫(曾任日产AESC负责人)等等...里面有不少都曾与新能源、电池业务有相关经验。
我怎么感觉这是在做“另一个日产”的节奏...当然,这也能看出宝能对新能源技术层面的重视。
即便团队很强大,不过宝能要解决的似乎不止这些。
例如宝能在不断扩充直营店数量的同时,现有店铺的服务还经常会是车主或消费者吐槽的问题,有消费者吐槽订车等几个月也拿不到车、售前售后都不够理想之类的问题...
所以,除了背后团队的推动作用,宝能造车行不行最终还得取决于一线战场的表现。
能让消费者从想买到真买,要做的付出肯定不止于一字之差这么简单。归根到底,决定权在宝能的手里。
现在给宝能的未来下定论还尚早,至少也得等到BAOGX5和观致6的上市。
而这两台车究竟会是宝能的新开端还是直接就亮了底牌?我们真的只能等等看了...
最后,您对这两个品牌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