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攻守道核心商业稳健增长,持续加

 

来源:格隆汇

5月13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财年四季度(对应自然年年一季度)及全财年业绩报告。作为反垄断风波后交出的第一份业绩报告,其透露出来的信息量极大,不妨一起来围观。

1

上市以来首次季度亏损,敢用利润换长期增长机会

报告显示,Q4阿里总营收.95亿元;剔除高鑫并表影响后,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40%。全财年总营收.89亿元;剔除高鑫并表影响后,营收.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2%。

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核心商业业务的突破。以淘宝为代表的中国零售市场业务,截止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年度活跃消费者(AAC)达8.11亿,相比上季度末增加万,增幅为9季度以来新高;3月月度活跃用户(MAU)达9.25亿,单季增加万,增幅同样也是3季度以来最高点。

即便考虑到去年同期因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用户规模持续膨胀,依旧意味着业务面取得了稳健的增长。这最终使得常年徘徊在20-30%上下的客户管理收入(Customermanagement)同比增速,骤升至本季度的40%。

与此同时,多引擎的增长模型,同样也贡献颇多。

除中国零售市场外,菜鸟营收本季度增速同比增长%,本地生活服务营收同比增长50%,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与批发商业营收则分别取得了77%与59%的同比增长…….

得益于此,财年,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超过10亿的里程碑。其中,8.91亿消费者来自中国零售市场、本地生活服务和数字媒体及娱乐平台;约2.40亿则来自海外,这体现出阿里全球化战略继续稳步向前。

多项业务齐头并进,最终为这个季度带来了较好的营收增速。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季度的利润水平,并不理想。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巴巴录得76.63亿的经营损失,去年同期则是71.31亿元的经营利润,同比转亏。

这也是阿里巴巴自年9月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

今年4月10日,市场总局对阿里巴巴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以.28亿罚款,这是中国

反垄断史上的最大罚单,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次于欧盟对谷歌的43.4亿欧元罚款,位列第二。同时,这是全球范围内监管机构对本国企业开出的最大反垄断罚单。

季度亏损数字表明,反垄断调查的罚单,给阿里巴巴的短期财务表现带来了显著冲击。

如果剔除这一一次性损益项目后,本季度的经营损益重新归正,同比增长48%。

不过,如果继续考虑更能反映其日常经营损益的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利润指标——经调整EBITA(息税前利润)后,可以发现,本季度阿里利润增速仍然不高,仅有14%,远低于40%的剔除并表后总营收增速。

个中缘由,在于阿里加大了对业务面的投资。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加大了对新零售(包括盒马、天猫超市、社区商业平台及淘鲜达)、本地生活服务、淘宝特价版、菜鸟等多项新业务的战略投资,上述业务的合计亏损在本季度被首次单列,且从去年同期的64.21亿元,骤升至本季度的.5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8%。

重新投入巨额资金以谋求增长,是本季财报背后颇为关键的隐藏信息。

对于这一举措,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武卫在本次财报中做了解释:计划将财年所有增量利润及额外资本用于支持平台商家,以及投资于新业务和关键战略领域,这将有助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份额,并进入新的潜在市场。

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阿里可能都不会刻意提升其利润水平。

2

电商业务增长稳健,下沉市场是重要功臣

中国零售市场的电商零售业务(体现为客户管理收入,即Customermanagement)一直是阿里的基本盘,在高鑫零售并表前,其贡献的营收常年占到了营收大盘的一半左右。

本季度,这项基本盘业务的稳健增长,为营收的增长提供了坚实保证。

这在用户数据、GMV等多个核心指标上得以体现。用户数据方面,本季度,AAC与MAU两项核心用户数据,均取得了亮眼表现。考虑全财年,两项指标的年度增幅为万与万;与此同时,阿里全生态的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也达到了10亿。

这可归因于阿里在下沉市场的耕耘。财报显示,全财年70%的新增年度消费者均来自于下沉市场。对下沉市场的持续渗透,使阿里获得了可观的业务增量。

此前,阿里面向下沉市场推出了独立应用淘宝特价版。该应用自去年3月上线一年内,即获得了1.5亿年度活跃消费者,跻身主流应用行列。阿里在下沉市场的阶段性成果,从中可见一斑。

在下沉市场的开疆辟土,进一步为平台带来了GMV的增量。

本季度,天猫线上实物GMV(剔除未支付订单)的增速达到了26%,显著高于上季度的19%;淘宝部分则得益于中小商家的快速增长,GMV增长也得到提速。最终,本季度整体线上实物GMV(剔除未支付订单)的增速达到了33%。

而纵观整个财年,阿里全生态GMV为8.万亿元,其中,中国零售市场GMV为7.万亿元。对比财年,阿里全生态GMV为7.万亿元,中国零售市场GMV为6.万亿元。财年,阿里全生态GMV增幅达1.万亿元,中国零售市场GMV增幅亿元,无论是总大盘还是增量,都相当可观。

难能可贵的是,即便用户规模在快速扩张,一个观察电商平台的重要指标——每消费者平均营收(ARPU),也并未出现滑坡。财年,中国零售市场消费者ARPU录得元,相比财年的元,仍然有所提升。这意味着,阿里在“量”增长的同时,还保证了用户“质”的增长。

财报还同时强调,其用户留存率,在本财年继续保持着高位水平。在去年9月的投资者日上,阿里曾披露过留存率的详细数据。当时的数据显示,阿里零售平台,1.9亿高收入群体留存率达98%;年消费在-元之间的群体,留存率则达到96%,也非常高。

这一系列数据,反映出即便面对激烈的外界竞争,淘宝等阿里系电商平台的核心指标,在保持高度稳定基础上,持续健康增长。

此外,外界较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lecar.com/bpgczl/22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