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关爱自己的身体
欢迎加入阳光妈妈智慧联盟交流群,加入方式:加群主 珍爱生命是性教育永恒的话题。如果孩子从小就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生命、怎样保护生命,那么他就会将珍爱生命变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动力,健康、快乐地生活。珍爱生命,应从引导孩子关爱自己的身体开始。那么该怎样引导呢?父母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医院检查身体,让孩子建立起关爱身体的意识 生活中,多数时候我们是有病了才去看医生,目的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所以,医院是打针的地方,由于打针很疼,医院。但试想一下,若父母能够从预防疾病的角度考虑,定期带孩子检查身体,发现疾病的苗头立即采取措施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无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这样孩子也会觉得检查身体是关爱身体所必需的,是减轻自己身体不适,恢复健康状态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有了这种意识,当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告诉父母,从而减轻疾病对身体的伤害。长此以往,孩子会更加爱惜身体,在意身体的感受,当受到意外性伤害时,他们会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寻求父母的帮助,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所以,父母定期带孩子检查身体很重要。我们所指的“定期”,一般为一年。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和需要检查的项目而做时间上的调整。医院检查身体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检查: 1.检查牙齿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6~7岁时开始换牙。换牙是乳牙脱落,恒牙长出的过程。换牙期间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乳牙滞留、乳牙早失、恒牙萌出困难、牙齿错位咬合、六龄齿龋坏等。所以,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能使孩子拥有一副好牙齿。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一年级下册(第2版)P3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检查眼睛 定期检查眼睛,如视力、眼位、眼底等,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眼部疾病和保护眼部健康。很多视力问题并不是只靠一副眼镜就可以解决的,即使孩子配上了眼镜也要定期测查视力。所以,父母要定期带孩子检查眼睛,不能忽略孩子眼睛的健康问题。 3.检查生殖器官 定期检查生殖器官,可以及早发现生殖器官的异常与疾病,如男孩睾丸是否都在阴囊里,睾丸发育是否正常,是否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等。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对孩子生殖器官的健康发育与功能健全,有重要的意义。父母一定不能忽视。注意日常行为中的身体保护,让孩子学会保护身体的方法 关爱身体,从引导孩子注意日常行为中的身体保护开始。例如: 1.走路时,不在马路上打闹; 2.发生火灾时,不乘坐电梯; 3.使用电器时,不用湿手触摸电源; 4.打雷时,不在树下避雨; 5.坐自行车时,不让车轮夹到脚; 6.乘车时,手和身体不要探出窗外。父母不要忘记鼓励孩子:“身体是自己的,一定要保护好,而且你有能力保护好。”远离危险场所,提高孩子保护生命的技能 父母要鼓励孩子经常去参加户外活动,体验探索自然的乐趣。同时,也要提醒孩子外出时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远离危险的场所。要特别提醒孩子,注意以下几点。 1.不到水库边或河边玩耍孩子在水库边或河边玩耍时,若不小心就会有落水的危险,若孩子不会游泳,周围无人抢救或者救助不及时孩子就有溺水的危险。 2.不到冰面上玩耍户外河水结冰后,冰上表面看起来结实,其实冰层的厚度是不知的,尤其是户外一些无人监管的场所,万一掉下去,非常危险。所以,不能到冰面上玩耍。 3.不到铁轨附近玩耍孩子在看到铁轨上没有火车时,会因为好奇想跑到铁轨上玩耍。父母需要提醒孩子,火车行驶的速度非常快,火车疾驶而来的速度是任何人都躲不及的。所以,不要到铁轨附近玩耍。 4.不在工地逗留工地上有很多大型的施工机器,而且很多是高空作业,若工人操作不小心可能会有物体从高空坠落,砸到人身上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不能在工地逗留、玩耍。 5.不独自走僻静的小路僻静的小路上行人很少,不安全。如果遇到坏人或性伤害时,由于路上行人稀少,孩子可能会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受到伤害。所以,不要独自走僻静的小路。 6.不与陌生人单独在一起当孩子独自走在路上时,若遇到陌生人搭话,需要提醒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与陌生人单独在一起。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一年级下册(第2版)P3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会孩子预防踩踏常识及应对措施 年12月31日晚,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了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据《法制晚报》记者年1月2日发表的《我国14年来人踩踏中遇难校园成事故高发地》文章称,自年以来,至少发生了15起踩踏事故,至少有人在事故中丧生。踩踏中失去生命的人多数是小孩、学生和女性等。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当悲剧发生时,又该怎样应对,也是父母需要提前教育孩子的。在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些专业人士的建议,供父母教育孩子时参考。 1.预防踩踏发生的常识 (1)靠右行走,不要拥挤,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不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 (3)如果发现人流太密集,不要贸然进入人流; (4)如果走在人流中,尽量“溜边”走。 2.发生踩踏时的应对措施 (1)发现有人流涌向自己,要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发现附近有凹进去的空间,立即躲进去,暂时回避拥挤的人流; (3)要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如果鞋子被踩掉,不要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果手机或其他随身物品掉在地上,不要弯腰去捡; (6)如果发现附近有坚固牢靠的硬物,尽量抓住,待人流过去后,迅速离开; (7)如果被裹挟在人流中,尽量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逆行,行走要稳; (8)发现有人摔倒时,马上停下脚步,大声呼救; (9)不要惊慌失措,尽量保持冷静,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 (10)如果摔倒在地,要双手交叉,护住后脖子,双臂向前护住双耳,身体蜷缩,侧卧,保护好脏器,尽量缩小身体向外伸展的面积(父母可以做出这个动作,让孩子跟着一起做),等待救援。珍爱生命从关爱生命、保护好生命开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
版权声明:
阳光妈妈智慧联盟联系方式
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