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入1688的年轻人们,为什么又要淘

 

当初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就是牛夫人,被年轻人追捧的本质上还是一个服务商户的批发平台。

作者

叶丹璇

“踩了几次坑之后,我终于把卸载了。”刘恬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几天前,她刚刚退掉三月底在商人节会场购置的商品,“当时一共下了五单,现在只有一单勉强留下了,剩下的就算自付运费我也要退。”

商人节是阿里巴巴批发采购网的季度性大促活动,通常比淘宝的季度大促活动稍微提前一些。尽管近两年来,才在社交平台上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但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采购批发网,大量供应链工厂在此聚集,已为采购进货的中小企业和淘宝商家提供了22年的服务。

入坑,是刘恬在小红书上刷到诸如“别再被网红淘宝店割韭菜了,同源店2折买同款!”一类标题的内容,让她觉得如梦初醒一般:之前网购花了不少“冤枉钱”。

像刘恬这样被低廉的批发价吸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社交媒体上,购物分享主题是获得大量点赞收藏的流量密码,豆瓣上甚至有“源头工厂挖掘机”、“阿里巴巴大法好”这样的小组。当这届被“割”怕了的年轻人遇上消费降级,他们的目标格外一致:不让中间商赚差价,逃离当“韭菜”的命运。

于是,“下单前先去搜一搜同款”似乎成为一种共识。但许多早入局的资深买家发现,并非单纯的性价比天堂,作为一个B2B的平台,它注定无法给零售客户以足够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lecar.com/bpgcyf/21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