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宝宝白挨一刀,其实这种病根本没必要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2-19
 

豆泡

小豆苗编辑

育儿真相挖掘机

前几天豆苗妈采访儿科医生,间隙闲聊中聊到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问题:××医院给宝宝割包皮的号已经排到了过年后。

Mygod!割包皮什么时候这么“火”了?

忍不住好奇,豆苗妈在自己身边“走访”了一圈。没想到男宝妈妈们几乎异口同声:“对啊,早点割不是挺好的吗!”医院的医生。一头黑线。

看来割包皮已经成了某种风气,弄得宝妈们已经有了“信仰”。

今天豆泡,要正一正风气。

什么是割包皮?

割包皮是网名。人家是有大名的:包皮环切术。

正经解释是:将阴茎上的多余包皮进行切除,使阴茎头外露出来。

翻译一下就是把宝宝小鸡鸡最前端那点看起来有点多余的皮肤,切掉!

为什么要切掉呢?

江湖上传言:

早点切孩子小不痛苦;

不容易藏污纳垢,卫生;

长大那方面生活更幸福;

......

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替孩子想的还很“长远”。

但事实呢?

前几天,豆苗妈同事mm妈也想跟风带着孩子去割包皮。结果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一直揪着妈妈问:“妈妈,我的小鸡鸡怎么了?长坏了吗?”

另一个已经带着孩子去割了的妈妈说,孩子难受了半个月。吃饭、行动都不方便。关键是心里似乎受到了创伤,心情总是不好,每天晚上都要妈妈陪着,才睡得着......

身边朋友真切的经历告诉我,再小的孩子都有心,谁说他不痛苦的!!

到底要不要割?

有些小宝宝尿尿看起来有那么点不正常:

包皮有点长了;

小鸡鸡完全被包住了;

尿尿不是那么“有力”;

很多妈妈就开始问:是不是割了比较好?

当然不是。

宝宝的小鸡鸡非常娇嫩、脆弱,需要一个外在保护,让它健康、安全的长大,这个外在保护就是——包皮。

我们可以把包皮理解为宝宝的保护衣。保护衣罩着小鸡鸡:

有些管得比较宽,用手帮个忙,就会让小鸡鸡出来探探头,叫包皮过长。

有些管得比较严厉,用手帮忙,也严防死守不让鸡鸡露出来,叫包茎。

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来说,都是正常的。

包皮作用其实很大:

保护小鸡鸡头部安全,

保持小鸡鸡湿润、柔软,

调节内部环境、PH值,

防止细菌、赃物进入。

它会一路呵护着宝宝长大,直到青春期,小鸡鸡头部自然露出。

在这个过程中,少数宝宝的护身服会有点小问题,让小鸡鸡不舒服,需要药物辅助:

1、4~6岁仍然包茎。

2、有炎症。

这时候需要问诊医生,遵医嘱用药即可。也不是一定要割一刀的。

只有少数中的少数护身服真的影响到了小鸡鸡健康,不得不把“bug”修复或切除:

1、瘢痕形成,就像气球口被扎起来了一样。

2、小鸡鸡反复发炎、红肿,没完没了。

以上两个是绝对手术指征。一般遇到这些,孩子会尿不出、尿痛、难受,及时就医是对的。

如何检查?

从宝宝出生到青春期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最亲近孩子的人。也是最能及时发现异常的人。

父母可以这样分阶段帮孩子检查:

1、0-3岁,包茎、包皮过长是正常的。不影响尿尿,就无需担心。

2、4~6岁,如果包茎,可以咨询医生,适当用药。

3、遇到瘢痕、小鸡鸡反复发炎红肿,是需要手术的。

4、青春期之前,没有以上两个绝对手术指征,医生都不建议手术。

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宝宝会被割一刀,我们现在大概可以总结一下:

1、父母被太多所谓的“科普”洗脑了;

2、医院为了赚钱;

3、家长盲目跟风,医生也很无奈。

最后豆泡想啰嗦两句:割包皮不是割双眼皮,不是你想割就可以割的。宝宝还小,别盲目跟风。不过也不要因为豆泡科普了,就以为万事大吉,啥也不管了。

孩子泌尿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有些问题还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哦。豆苗妈和妈咪知道一直为大家提供了便捷的线上问诊服务,既节省时间,又可以保护隐私。需要的妈妈可以点击下面图片,进一步

点击进去就是泌尿外科哟

现在问诊还有8折的优惠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ulecar.com/bpgchl/18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