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最大的猪博会将在厦举行和2师兄亲
全国范围最大的猪博会将在厦举行和“2师兄”密切接触
厦门讯据海峡导报报导猪和猪肉,由于太习以为常,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不以为然。不过,或许你并不是这么了解猪,也没有真正品尝到猪肉的千般滋味。
这一切,或许很快就会改变。再过一周,一场国内范围最大、最专业也最接地气的猪业展览会将在厦门举行,厦门市民有望和“2师兄”来一次密切的接触和互动。
打造从源头到餐桌全产业链盛会
9月19日-21日,“全国首届猪业展览会”将在会展中心举行。该展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高端、精致、国际化,打造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盛会。”该展会组委会秘书长赖州文表示,此前国内也有很多畜牧专业的展会,但如此高规格、大规模、专业化地专注猪这一品类的展会,在国内还是首次。
据了解,届时,猪博会将聚集种猪育种养殖、养猪保健、养猪装备、饲料、猪肉类产品及加工装备等众多品牌和企业。
同时,2015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所属的养猪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育种等权威性专业会议也将同期进行,业内专家学者将在鹭岛对猪产业发展中的热门、难点及未来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换。“在专业度上,本次展会还将凸显与终端消费者的链接。”赖州文特别介绍说,猪产业的终究体现就是餐桌上的猪肉,所以,他们想通过这类方式凝听来自消费者的直接心声。
比如,猪肉品鉴会,市民不但可以品味到火腿肠、沙拉料等深加工猪肉食品,而且,主办方还将特意在现场举行一场烹饪宴会,众多大厨将一展身手,让市民亲身体验到不同区域、不同部位、不同口味和不同工艺而产生肉的不同滋味。
厦门猪肉2/3还需外地供应
提起猪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每一年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二分之一。猪肉行业产供销是个巨大的产业,包含着无穷商机。
据业内人士估算,以两个人一年消费一头猪的标准计算,厦门常住人口三四百万人,每一年需200万头。而厦门本身供应量在70万头左右,2/3还需外地供应。“厦门猪产业不大,但在办展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赖州文坦言,厦门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独特地理位置,尤其是会展设施齐全。
同时,与厦门毗邻的东南亚国家,也是猪产业发达区域,而且当地的从业人员主要也是华人,如今,他们的猪产业相干装备、原料、用具等与国内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厦门办展将充分吸引他们的亲近感和关注度。
很多人认为,每天出现在自己餐桌上的猪肉除品质差异,其他并没甚么两样白癜风治疗,但其实猪肉市场一直在变革,养猪行业也正在进行快速调剂。
赖州文解释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内消费的主要还是油脂型猪肉,随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后,国外引进的“洋猪”构成了压倒性优势,并引导出吃瘦肉健康的风潮;现在,国内地方品种有重新突起的趋势,市场上也出现了黑猪、土猪、生态猪等概念。“市民餐桌上的猪肉开始多样化,我们行业也要顺应这类需求,并积极引导。”赖州文表示,只有市民的充分认可和接受,才有猪产业的真正发展。
让市民吃过猪肉也见见猪跑
之前猪肉金贵,所以有了俗语“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现在对很多城里人来讲,却是吃过猪肉,但没见过猪跑。“现在很多人对猪和猪肉的认知还是不够的。”赖州文坦言,在大部分人眼中,猪肉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习以为常,所以常常并不会去深究。
猪其实是很爱干净的。“主要是人没有满足其需求,这也是行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赖州文解释,现在养猪业也很重视环保,在粪便处理等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
对猪肉,现在流行的观念是,吃肥肉对身体不好。赖州文也认为这类说法值得推敲和商议,只是其功能和营养元素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尤其是现在渐渐兴起的地方猪种,肥肉常常是其中的精华。“本次展会很大的一个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市民与猪有更密切的接触和互动,更好地享受来自猪和猪肉的馈赠。”赖州文表示。
比如,届时,展会还将特别辟出展位进行活猪展,展现目前世界上出现的品种:黑猪、白猪、花猪,外血缘猪和内血缘猪,让市民对猪产生全新而全面的认识。
导报张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