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尔医典腰椎间盘突出9成不需要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
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中间,外面是纤维环,里面是半流质的髓核。
我们可以把椎间盘理解成一个果酱面包。纤维环是外面的面包,髓核则是里面的果酱。
由于各种原因,椎间盘这块面包变形了这时会出现三种情况:
“面包”被压扁,果酱没漏出来--椎间盘膨出
“面包”被压破,果酱漏出一些--椎间盘突出
“面包”被压破,果酱全漏出来--椎间盘脱出
而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的过程
就相当于
轮胎漏气磨损的过程,
主要分为4步(期)。
第一期
?
车胎(纤维环)没气,弹性不好,如果不及时充气,瘪着,就会导致腰部时常酸胀无力,坐立的时候总喜欢扶东西(髓核缺少水分且不能得到充分重吸水回弹,支撑能力下降)。
第二期
?
车胎长时间没气,却还要支撑日常活动就会慢慢磨损,慢慢地椎间盘的纤维环开始破裂(纤维环外皮开始有内部裂缝),会反复腰痛和腰扭伤。
第三期
?
车胎磨损时间久了,车胎内芯(髓核)挤压外皮(纤维环)裂缝、鼓起一个包——便是“椎间盘突出”。这个包鼓到前、左、右都不怕,但后边是一堆神经,只要挤压到后边就会腰腿疼痛。
第四期
?
鼓包了还不理?那只能爆胎了,髓核沿着裂缝蹦出来,椎间盘(轮胎)里面的压力释放了,腰就不怎么痛了,但会腿疼。
什么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
很多人以为
“腰椎间盘突出”是“老人病”
其实不然。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20-40多岁的青壮年,重体力劳动者、职业司机、上班族等都容易中招。
他们的共同点是:
久坐、久站
而跷二郎腿、葛优躺、半靠半卧等
不端正姿势
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这些不端正姿势就像“拧衣服的手”,长期不断挤压和扭拧“椎间盘”,导致椎间盘突出。
所以一定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才能拥有健康脊柱。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
如果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日常要避免弯腰、负重和扭这些动作。
葛优躺、弯腰驼背肯定是大忌,
如下图,
学习下正确蹲坐等姿势。
此外,
无论你的腰椎键盘“突出”到哪一期,
影响生活或工作
就得进行治疗。
第一期
?
避免伤害腰的姿势,避免过度弯腰、扭腰、拉筋、深蹲、抓举、仰卧起坐等。
还要“调息筑基”,掌握一套基础的锻炼动作并坚持(往下看有示范动作)。还可根据医生建议适当接受中药调养。
第二期
?
在第一期注意事项基础上,早期要卧床休息,中期进行功能锻炼,后期还得筑基固本(往下看有示范动作)。也可尝试牵引、推拿、针灸理疗等保守治疗。
如果到了第三期、第四期,
这时候腰椎间盘实在太“突出”,
除了日常坚持一、二期的注意事项,
一旦疼痛难忍,
建议借助医生的“外力发功”,
就是手术啦。
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的6个动作
六招一、悬
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悬垂时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拉的目的。动作要轻柔,缓上慢下,尽量让家人在一旁协助保护。
二、撑
即撑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撑腰锻炼。每次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力量,循序渐进,适应后可逐渐用劲。
三、后
即腰部后伸锻炼。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次。动作轻柔,防止摔倒。
四、蹲
即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动作轻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
五、多
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如左右侧弯腰、前后大弯腰,左右转腰、晃腰等,每项各做36下,每日做两次。动作轻柔舒缓,幅度不宜过大。
六、倒
即倒走锻炼。倒走时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退步走。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
注意事项1、不要长期久坐
坐的时间长了,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会加速腰椎间盘退变,再承受外力的施压,椎间盘纤维环很容易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
2、不要长期弯腰
长期弯腰工作的腰背痛发病率高,很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因此,建议患者尽量减少弯腰,否则对腰椎间盘康复是极为不利的。
3、注意休息
卧床休息可使颈部肌肉放松,减轻肌肉痉挛和头部重量对椎间盘的压力,同时在组织受压水肿的消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勿长时间卧床!)
4、睡硬板床
坚持睡木板床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效果。木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
5、坚持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特别注意加强腰腹肌的力量练习,腰、腹肌力量强则腰椎的稳定性就好,能起到保护腰椎的作用,减缓脊柱蜕变的进程。(勿锻炼时长过长!)
6、注意保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秋冬季节,避免腰部受风、寒、湿、冷的刺激,经常做腰部热敷、热浴等温热的物理治疗。
7、饮食要调理
平时的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等,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
~
|